“慕课西行-同步课堂”视唱练耳1课程e小调专题教学活动

发布日期:2024-11-05    浏览次数:

2024年11月4日,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与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通过智慧树平台,在北区知行楼成功举行了“慕课西行-同步课堂”视唱练耳1课程e小调专题线上同步教学活动。此次活动是两校在音乐教育领域深化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同步课堂的形式,共同探讨和优化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并总结经验以提升教学质量。

活动伊始,双方教师进行了简短的介绍,随后任老师以手风琴演奏拉开了课程的序幕。此导课环节为学生们营造了良好的音乐氛围。

在本次“慕课西行-同步课堂”视唱练耳1课程的视唱环节中,两校学生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练习,深入探索了音乐的多个方面。学生们首先进行了读谱练习,快速诵读唱名及节奏,不带上音高,以提高他们的读谱速度和准确性。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指挥手势和明确e小调的调式感,进行了音阶练习和柯尔文手势练习,这有助于他们建立对调式的直观感受。和弦连接练习增强了学生的调式感框架和和声序进能力,这对于理解和创作音乐至关重要。教师特别强调了思政元素的融入,通过音乐表达对热爱的沉浸和对先烈的缅怀,这不仅提升了音乐教学的深度,也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文化认同。

学生们通过快速读谱和视唱,体验了新疆民歌和蒙古族乐器马头琴的独特魅力,这有助于他们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川师大的同学随着大家的视唱跳起了新疆舞蹈,内民大白欣然、叶如两位同学用马头琴齐奏《在太行山上》,展现了乐器演奏的魅力,这种实际演奏的体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学生们进行了齐唱练习,并尝试了变速演唱,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协作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对音乐节奏和动态变化的控制能力。

教师还引入了声势概念及图谱的表达方式,通过拍打身体不同部位发出音响效果,进行了丰富的节奏练习,学生们分组设计并展示了声势律动,将音乐与身体动作相结合,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增强了音乐表现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节奏感,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创造力。这些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技能,也丰富了他们的音乐体验,使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欣赏音乐。通过结合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以及不同文化元素,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听写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们如何听辨三和弦,通过给标准音作为参照物,进行音高定位和低音寻找。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两校教师一致认为,结合实际演奏和身体律动的视唱练耳教学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音乐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特别感谢智慧树平台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以及平台联络人谢值兰和现场两位老师的辛苦付出,为本次交流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