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西行-同步课堂”视唱练耳1课程F大调专题教学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4-11-11    浏览次数:

2024年11月11日,四川师范大学与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再次携手,通过智慧树平台成功举办了“慕课西行-同步课堂”视唱练耳1课程F大调专题教学活动。活动在四川师范大学第一教学楼201沉浸式教室和内蒙古民族大学知行楼B505教室同步展开。

活动开始,四川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庄开明教授与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务处处长王泰教授分别发表了充满激情的致辞。他们不仅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也对未来两校在音乐教育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以及数字化教学的未来发展表达了美好的期待。王泰处长特别提出,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大教学新模式的探索,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教学改革,实现更多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在课堂教学环节,任伟鑫老师以《F大调音乐作品的视唱练耳训练》为题,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练习,引领学生们深入挖掘音乐的多个维度。课程内容覆盖了读谱练习、声势设计、调式感训练等多个方面,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视唱技能。

在视唱练习中,川师大学生充分展现了他们的音乐才华。任老师强调,无论是固定调唱名法还是首调唱名法,都应更加注重调式感和曲调的表现力。他指出,音准和强弱的处理对于增强音乐的画面感极为关键,并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强调了细节对于整体表现的影响,以及审美与美的表达的重要性。任老师还特别强调,对音乐的热爱和专业认同是音乐教育的灵魂。

在声势练习中,任老师引导学生们体验“优美”的境界。鄂伦春民族的音乐文化得到了传承和保护,内民大学生的首调范唱展现了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调式转换和三拍子律动的练习,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音乐进行的内在逻辑。

在教材视唱的展示中,内民大学生不仅以精准的演唱赢得了赞誉,还通过蒙古族特色乐器马头琴的精彩演绎,展现了内民大的独特风采。这种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两校教师一致认为,结合实际演奏和身体律动的视唱练耳教学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将思政元素融入音乐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特别感谢智慧树平台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以及平台联络人刘磊、谢值兰和现场老师的辛勤付出,为本次交流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本次活动,两校在音乐教育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为未来的教学交流和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