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上午,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与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通过云端连线,成功举办“慕课西行-同步课堂”线上教学活动。本次活动由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任伟鑫老师主讲,课程主题为《视唱练耳中的多维感知训练——基于音乐符号与和声星轨的注意力建模》,两校2024级学生及教师代表共同参与,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地域共享。

创新课堂:多维感知训练助力音乐素养提升
本次课程围绕“视”与“唱”两大模块展开,结合前沿教学理念与经典教材,引导学生突破传统学习模式。在“视”的环节中,任伟鑫老师以《法国视唱》1B第145条为例,组织学生进行快速读谱练习,强调节奏精准性与乐段结构分析。通过图表化曲式解析,学生深入理解了G大调作品的层次逻辑,从一级结构到三级乐句的递进关系,强化了对音乐整体框架的认知。
在“唱”的实践部分,课程融合了固定唱名法、首调唱名法与协变唱名法,通过师生互动练习,帮助学生打破单一唱名思维定式。任老师特别引入“协变唱名”概念,结合拼音与音标逻辑,生动阐释升降号在唱名中的灵活处理,引导学生将注意力分配至音高空间变化,实现“一心多用”的感知训练。

跨校联动:技术赋能教育资源共享
本次活动依托智慧树平台的技术支持,两校学生通过线上平台实时互动,同步完成视唱练习与问题讨论。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视唱练耳课程组教师代表全程参与,并在课后组织学生复盘课程要点。特别感谢智慧树平台钱值兰等工作人员的全程保障,为课堂流畅进行提供了坚实后盾。王向辉老师表示:“此次同步课堂不仅让学生体验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也为我院教师拓宽了跨校教研的新思路。”
作为教育部“慕课西行”计划的实践项目,本次活动通过数字化技术打破地域限制,推动中西部高校音乐教育的深度合作。音乐教育需要兼顾传统与创新,多维感知训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思维,而跨校协作正是这一理念的延伸。

展望未来:共筑音乐教育协同发展新篇章
本次“慕课西行-同步课堂”为两校师生搭建了高效互动的桥梁,也为后续课程共建、学术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将继续深化与兄弟院校的合作,探索更多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为培养卓越音乐人才注入新动能。